91精品视频免费_一区二区三区四区不卡_精品国产乱码久久久久久久久 _国产亚洲精品久

岳陽網 >文化 >人物

葉劍英元帥到岳陽
時間:2025-05-11 08:41:24 來源:岳陽日報全媒體采訪中心



圖片1.png

葉劍英元帥(1897—1986)



□屈勝龍


1897年4月28日,葉劍英出生于廣東梅縣雁洋堡下虎形村(今廣東省梅州市梅縣區雁洋鎮虎形村)。

1966年5月,“文化大革命”發生。1967年2月前后,葉劍英等發起的抗爭被誣為“二月逆流”,受到壓制和打擊。

1969年3月,中國邊防部隊進行珍寶島自衛反擊戰。4月,黨的九大召開。10月,根據國內外形勢,中共中央向全國發布戰備命令。

1969年10月,時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中央軍委副主席葉劍英奉命緊急“戰備疏散”,到達湖南長沙,后輾轉到湘潭、岳陽等地,飽受“流放”之苦。

1969年12月17日至23日,葉劍英到岳陽考察,留下了一些讓人記憶猶新、頗受教育的回憶。



1969年12月17日,葉劍英乘16次特快列車從長沙到岳陽。

葉劍英在中共岳陽地區革命委員會(簡稱“地革委”)第一副主任齊壽良、岳陽軍分區副政委史蘭生等陪同下,先后到岳陽造紙廠、三五一七工廠、岳陽縣城關鎮、南湖漁場等地考察。

17日上午11時,葉劍英到岳陽造紙廠考察。在機械分廠,正是上中班人員吃飯的時候。葉劍英走到工人彭正安面前,詢問伙食情況,問工人們的糧食定量是多少?一頓吃幾兩飯?菜的價格是多少?看到吃的是辣椒炒蝦子,葉劍英笑著說:“好哇!洞庭湖的魚蝦多,魚米之鄉的飯香,魚蝦好吃,營養豐富,你們吃飽吃好,好干社會主義。”

葉劍英向工廠主要負責人詳細詢問生產工藝流程和職工生產情況,要求工廠搞好生產,關心職工生活,為社會主義多出紙、出好紙。他對廠負責人說:“你們工廠規模很大,是遠東大廠之一,生產能力很強,應該把生產搞上去。”

考察中,葉劍英看到像醬油一樣的污水正向長江傾瀉,對齊壽良說:“周總理批準在岳陽建立化工生產基地,這是件大好事,可是污染問題怎么辦?”齊壽良說:“距這不遠的長嶺煉油廠,從建廠開始就注意防止水和空氣污染,現在解決得比較好。這個紙廠是東南亞較大的企業,水污染沒有解決。我們一定和有關部門采取措施,解決好了,保證向您報告。”葉劍英叮囑:“對水和空氣的污染一定要重視,發展經濟是為了造福人民,保護環境同樣是為人民謀利,二者都不可忽視。”

從造紙廠出來,葉劍英站在洞庭湖入長江口的山頭上,佇立良久,凝視長江與洞庭湖,眺望連綿起伏的山崗。葉劍英深沉地對陪同人員說:“別看這個小地方,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前是英國人占領的,中國人不準進來,南來北往的船只如不上稅,就要開槍射擊。一百多年來,我們國家的災難太深重了。”

齊壽良接話說:“老帥講得好,距這不遠的地方,1942年日本鬼子制造了‘洪山血案’,一次集體屠殺無辜百姓1800多人,真是血流成河,慘不忍睹。”葉劍英說:“抗戰時岳陽是日寇占領湖南的大本營,岳陽人民自然受苦最深。建議把這個外國人占據的哨所和一棟洋房保留下來,讓后人經常看一看,想一想,不忘國恥。要居安思危,在思想上提高警惕,有備無患。”



12月18日,天氣陰霾,北風怒吼,葉劍英決定登臨岳陽樓。

葉劍英健步行至主樓前的坪臺,看到樓基坼裂嚴重、樓身油漆斑駁,周圍雜草叢生,頓生憤郁之色。

葉劍英登上二樓,洞庭風光盡收眼底。這時,一系列木簰在湖中順流而下。葉劍英手指木簰,帶著濃重的廣東客家口音說:“這是一種很好的作戰工具。既可攻,又可守。炮彈落在上面,是很難打散的,打不沉的!”

在三樓,葉劍英高聲吟誦唐朝詩人王之渙的名句:“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葉劍英倚窗遠眺,觀賞著宛如玉帶的長江和浮若青螺的君山,嘖嘖稱贊。離開岳陽樓時,葉劍英再三囑咐,一定要著力保護、維修好岳陽樓這一中國傳統文化的遺產和瑰寶。

走出岳陽樓,葉劍英來到總后勤部三五一七工廠,看了生產軍用膠鞋、雨衣的車間。他對工廠負責人說:“你們要注意研究如何使雨衣、膠鞋提高質量,減輕重量,從各方面減輕部隊著裝的負荷量。”

參觀過程中,一位女工看到葉劍英來了,驚奇地問:“您是葉劍英元帥吧?歡迎您來指導工作。”話音剛落,一下圍攏來十多人。葉劍英說:“我是來向工人同志們學習的,你們堅守崗位,積極完成總后勤部分配的生產計劃,產品質量很好,為部隊的后勤保障作了貢獻,謝謝你們。”

當時部隊發放膠鞋是發新鞋、收舊鞋,當葉劍英看到堆積如山的破舊膠鞋準備回爐翻新利用時,高興地說:“這個辦法很好,增產節約,廢舊利用,利國利民。我們這樣一個大國,每個項目節約一點,加起來就了不起。”

隨后,葉劍英考察了岳陽地區岳陽縣城關鎮(今屬岳陽樓區)。他對該鎮負責人說:“你們要把岳陽的交通、衛生和市容搞好。”



在岳期間,葉劍英反復強調要抓好生產,發展經濟,改善人民生活。

12月20日下午2時,葉劍英穿著深藍色的中山裝,戴著墨鏡,手持拐杖,驅車到南湖漁場。來到捕魚區,正趕上職工們捕魚收網。葉劍英遠遠看到火熱的捕魚場景和活蹦亂跳的魚群,他十分高興。

在漁場大堤,葉劍英一邊觀賞南湖風光,一邊詢問陪同人員。從漁場的水面,養魚的品種、產量多少,到上交任務都一一了解,并問道:“漁場職工是不是都有魚吃?”聽完漁場負責人的介紹后,葉劍英風趣地說:“火車不是推的,牛皮不是吹的。果然名不虛傳。”他興致勃勃走近魚筐,抓起一條魚問:“這是什么魚?”工作人員說:“這叫麻鰱,學名叫鳙魚。”葉劍英會意地點了點頭。

葉劍英還問:“這些魚是哪年放養的,多大的魚種可以投放?”漁場書記、主任鐘吉祥說:“這是天然魚,春季滿湖青草,飼料豐富。夏季漲水時,將閘門打開,洞庭湖和長江的魚進來找東西吃,魚就在這里安了家。退水時將閘門關上,都跑不了。”葉劍英高興地說:“啊!好辦法,像打遼沈戰役一樣,把山海關一堵住,關門打狗,一舉殲敵。”

葉劍英又問:“這湖多大,一年能產多少魚?”鐘吉祥回答:“南湖過去是洞庭湖的一個湖汊,實際水面一萬畝,年產鮮魚100萬斤左右。”葉劍英又問:“怎么只見挑魚上岸,不見撒網捕魚,這魚是怎么捕到的?”鐘吉祥答道:“把魚趕到一個方向,用很長的圍網縱橫交錯地分割為幾大塊,這叫‘迷魂陣’,一網能捕上幾十萬斤,需要兩三天才能運到加工廠。”葉劍英高興地說:“算得上奇跡,真是‘湖廣熟,天下足’‘魚米之鄉’,名不虛傳。若天下人都能豐衣足食,那就謝天謝地啊!”

在家孵隊,葉劍英觀看了人工飼養的紅鯉魚,他說:“國營漁場是國家漁業科研的基地,你們要大力開展漁業科研工作,多試養些品種,進行比較,選擇適應湖區或塘養的魚種。這樣,才能盡快發展漁業,滿足人民群眾生活的需要。”工作人員揀了幾條紅鯉魚請他帶回去嘗嘗,葉劍英謝絕道:“我們領導干部決不能侵占群眾利益。”

南湖漁場三面環山,一面臨水。湖光山色,一覽無余。下午5時,葉劍英登上漁場內的一座小山坡。爬到山頂,葉劍英極目四望,只見岳陽古城頗為壯觀,在夕陽的照耀下,洞庭湖水鋪展開來,歷史悠久、馳名中外的岳陽樓矗立湖岸,隱約可見遠處的君山島浮于湖面,儼然一幅古城洞庭夕照圖。

葉劍英頗有感慨地對大家說:“南湖漁場六畜興旺,自然條件好,是岳陽人民的后勤倉庫,你們要把漁場建設好。”他指著南湖東北面的一座山峰問道:“那座山叫什么名?”漁場馮副場長回答:“那是有名的金鶚山,是岳陽城區的最高點。”葉劍英沉思片刻說:“哦,就是清朝吳三桂鎮守的地方吧,據說吳三桂留下了一門大炮,如今還在不在?”馮答,那門大炮還完好地保存著。

葉劍英點了點頭,鄭重地說:“岳陽位于長江中游,是水陸交通的咽喉地帶,歷代都是兵家必爭之地,迅速把岳陽建設好,具有重大意義。”



12月18日,地革委秘書組組長姜永安和地革委常委秘書馬立強,到岳陽地區小招待所葉劍英住地,詢問其對飯菜感覺怎么樣,有什么要求?

葉劍英笑著說:“吃飯的事好辦,來到魚米之鄉,無非是魚米加蔬菜。”馬立強說:“內湖魚類有青草鰱鳙鯉鯽鳊,還有泥鰍、黃鱔和牛蛙等,都弄點來。”說罷兩人起身欲走。葉劍英見狀,示意要他們坐下,親切地說:“來了不要急于走,咱們聊聊天吧。”

葉劍英問了馬立強的姓名、年齡、文化程度,做過一些什么工作,馬立強一一作答。葉劍英說,現在許多地方不按毛主席指示辦事,不講團結,打內戰,工農業生產下降,部分人民生活非常困難。岳陽的情況究竟如何?要講真話。

馬立強回答:“近幾年我幾乎都在農村工作,岳陽地區6個縣工業基礎差,但農業年年增產,農民吃飯不成問題,多數人家能殺頭豬過年。”葉劍英高興地說:“你說的跟齊壽良同志講的一樣,說明岳陽過去的工作搞得不錯。黨領導人民鬧革命,打江山,無數革命先烈用鮮血換來的革命勝利,一個很重要的目的就是改善人民生活,讓人民安居樂業。目前情況下,共產黨員應帶頭抓革命,促生產,要關心人民群眾疾苦,像孫悟空那樣大鬧天宮是解決不了問題的,也不可能改善人民生活。”

葉劍英越談越深入,越切中時弊。他說:“岳陽是個好地方,素稱魚米之鄉,水陸交通便利,有八百里洞庭湖,長江在城陵磯與洞庭湖匯合,是歷代兵家必爭之地,又有馳名天下的岳陽樓,范仲淹寫的《岳陽樓記》更是千古流傳的名篇。”

談話間,葉劍英還指名問馬立強:“你是岳陽人,應知岳陽事。你對《岳陽樓記》和一些詩詞、對聯了解嗎?”馬立強連忙回答,《岳陽樓記》368字可以背誦,但解釋不清,詩詞和楹聯只曉得幾首。葉劍英提到,毛主席很喜歡讀《岳陽樓記》,多次書寫過杜甫詩作《登岳陽樓》。我們對歷史文化的態度是取其精華,去其糟粕。《岳陽樓記》和岳陽樓的許多楹聯有些東西值得借鑒。有副對聯開頭幾句寫:“一樓何奇?杜少陵五言絕唱,范希文兩字關情,滕子京百廢俱興,呂純陽三過必醉”,將歷史典故作了具體概括。還有一副楹聯:“四面湖山歸眼底,萬家憂樂到心頭。”《岳陽樓記》中的“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的名句,表達了范仲淹以天下興亡為己任的高尚情懷,因而千古傳誦,也使岳陽樓名傳天下。這名家的“記”,詩人之絕唱,楹聯中的精華,使后人不得不感嘆先人心系人民的憂樂胸懷。

以岳陽樓的歷史文化為題,聯系當時的實際,葉劍英還講到:“今天我們黨是執政的黨,宗旨是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戰爭年代我們經受了考驗,現在不管有些人怎么鬧,我們仍然要堅持黨的宗旨不動搖。共產黨人不論職務高低,都應該有憂患意識,想人民之想,急人民之急,人民富裕了我們高興,人民有苦難則憂其民。任何時候都要有苦先吃,有難先當,吃苦在前,享樂在后。一句話,就是毛主席經常講的要堅持真理,改正錯誤,密切聯系群眾,永遠保持同人民群眾的血肉聯系。”

從葉劍英住處出來,馬立強即向齊壽良轉述了葉劍英的談話內容。齊壽良說:“葉帥講的一些話,一路上我也有耳聞,你把它整理好保存下來,很有意義。葉帥是一個文武雙全的人,長征路上張國燾要謀害毛主席,是葉帥保護了毛主席。”



葉劍英熱愛祖國大好河山,對古城岳陽非常關心。

當馬立強第二次走進葉劍英的住處時,葉劍英特意問:岳陽是座古城,名勝古跡較多,破“四舊”時破了些什么?馬立強都作了回答,葉劍英不時插話。

馬立強說,運動開始時,有些人砸了街上一個“美麗”服裝店的招牌。葉劍英問,是不是要換上“丑陋”二字?馬立強又說,岳陽樓的呂洞賓像被燒了,南宋時造的一根鐵梢被打碎了,清代造的香火爐部分被砸毀。葉劍英說,呂洞賓像倒無所謂,砸壞古代造的東西不應該,很可惜。

馬立強繼續講,洞庭湖邊有一座古塔叫慈氏塔,是唐代建的,七級八面39米高。塔頂是生鐵鑄造的,幾噸重,那時沒有吊車,是人工挑土堆成山抬上去的。慈氏塔與洞庭湖、岳陽樓遙相呼應,有人還寫過這樣一副對聯:遠望君山,好似青螺浮水上;近觀寶塔,猶如嫩筍插江邊。可是有一幫人爬上塔頂要砸掉,用鐵錘砸了半天,古塔巍然未損。

葉劍英聽了笑著說,這座塔是勞動人民智慧的結晶,古代人能建造好,有些人想砸也砸不爛,可見那些人真是無知、愚昧。

12月22日,馬立強感到葉劍英雖身居高位,但和藹可親、平易近人,對自己很信任,便問了一句:“請問老帥,現在機關干部日夜輪流挖防空洞,不知什么時候會打仗?”

葉劍英慢條斯理地說:“蘇聯在我國北方陳兵幾十萬,發生了珍寶島事件,還企圖炸毀我國的核設施,究竟什么時候打仗說不定,不過你們都看了報,9月11日周總理在首都機場會見蘇聯部長會議主席柯西金,雙方進行了坦率的談話,蘇聯人可能想和我們緩和一下,借中國反美帝,而美國總統尼克松也想同我們拉關系,急于想與我們改善關系。所以說,這仗也許會打,也許會贏得時間暫時打不起來,反正有備無患,爭取主動,就能保證國家和人民的安全。”

1969年12月23日下午,葉劍英乘火車離開岳陽,返回長沙。


(編輯:徐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