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溪區松楊湖學校初中一年級107班 陳梓沐
翻開歷史厚重的篇章,那一段段浸滿血淚的過往,如鋒利的刻刀,在民族的記憶深處留下不可磨滅的傷痕?!拔鹜鼑鴲u”四個字,不僅是歷史的警鐘,更是一個民族面向未來的莊嚴承諾。
1840年,鴉片戰爭的炮火轟開了中國的大門,西方列強用堅船利炮打破了清王朝“天朝上國”的美夢。從此,山河破碎,主權淪喪,一紙紙不平等條約如沉重的枷鎖,將古老的中國拖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深淵。圓明園的熊熊烈火,焚毀了無數珍寶與文明結晶;南京城的三十萬同胞慘遭屠戮,哀嚎聲穿越時空至今仍在耳畔回響。這些歷史的傷痛,不是時間能夠輕易撫平的,它時刻提醒著我們,曾經的中國經歷了怎樣的恥辱。
然而,國恥不應只是沉重的回憶,更應化作前行的動力。面對侵略,無數仁人志士挺身而出:鴉片戰爭前,林則徐虎門銷煙,彰顯了反抗侵略的決心;甲午海戰中,鄧世昌英勇殉國,以生命詮釋了愛國精神;抗日戰爭時期,中華兒女同仇敵愾,用血肉之軀筑起保家衛國的長城。正是這些不屈的斗爭,才讓中華民族在黑暗中迎來曙光。
如今,我們生活在和平年代,但“勿忘國恥”的警示不會過時。我們銘記歷史,不是為了延續仇恨,而是要從中汲取教訓,明白落后就要挨打的道理。只有國家強大,人民才能安居樂業;只有民族復興,歷史悲劇才不會重演。當我們看到神舟飛船遨游太空,當我們見證國產航母馳騁海洋,當我們享受著經濟飛速發展帶來的紅利,更應深知,這一切的來之不易。
作為新時代的少年,我們肩負著振興中華的重任。我們要以史為鑒,努力學習,用知識武裝自己;我們要奮發圖強,腳踏實地,用行動報效祖國。讓“勿忘國恥”不僅僅是一句口號,而是化作我們前進的動力,為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貢獻自己的力量!
(指導老師:張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