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月的岳陽,春意正濃。我們八年級全體同學迎來了期待已久的研學旅游——去君山島踏青。清晨,校門口大巴車排成整齊的隊列,同學們像一群剛出籠的小鳥,嘰嘰喳喳地討論著即將到來的旅程。大巴車沿著湖邊公路行駛,車窗外的洞庭湖波光粼粼,君山島在遠處若隱若現,像一片浮在碧波上的翡翠。
進入島內,濕潤的微風立刻拂過面頰,帶著青草和泥土的清香。我們穿過一片竹林,竹葉“沙沙”作響,仿佛在輕聲絮語。突然,小芳驚呼:“快看,這些竹子上有斑點!”我們圍過去,發現每根竹子上都有褐色斑點。有人掏出手機查資料,原來這是斑竹,傳說娥皇女英的眼淚染成的。大家紛紛拍照,指尖輕觸竹斑,似乎能感受到千年前的哀愁與思念。
沿著蜿蜒的石板路前行,一座古井映入眼簾。井口用石欄圍著,井水清澈如鏡,水面倒映著周圍的綠樹。井旁立著木牌,寫著“柳毅井”三字,還簡要講述了柳毅傳書的傳說。我們湊近閱讀,想象著柳毅在此井取水時,忽然遇見龍女的情景。幾個調皮的男生撿起小石子丟入井中,“咚”的一聲,水面泛起漣漪,驚得一只蜻蜓撲棱棱飛走了。
午后的陽光把整座島嶼鍍成暖金色,我們登上觀景臺。極目遠眺,洞庭湖浩渺無邊,湖水在陽光下碎成萬片銀鱗,對岸的岳陽樓若隱若現,像一位沉默的老者與君山隔湖對望。風掠過耳畔,帶著湖水的氣息,我忽然理解了課文中“氣蒸云夢澤,波撼岳陽城”的磅礴。
自由活動時間最是熱鬧。女生們鋪開野餐墊,分享零食,笑聲和零食的香味混在一起,飄散在草坪上。男生們則分成幾組“探險”,小勇在草叢里發現了一株罕見的紫花地丁,我們蹲下來拍照時,卻驚起了一只藏身的蝴蝶。它紫翅閃動,掠過樹梢,引得全班追著跑,驚呼聲和歡笑聲交織成一片。班長舉著相機忙不迭地按下快門,連拍模式記錄下這些零碎卻生動的畫面。
歸程時,夕陽給君山勾出一圈金邊。回望被暮色籠罩的島嶼,我摸了摸口袋里那片竹葉——它帶著午間陽光的余溫和草葉的濕氣,像一塊凝固的春日標本。這次研學讓我明白,課本里的山水不再是平面的文字,而是能聞到的草香、能聽見的竹語、能觸摸的傳說。我想,等明年春天再來,君山的柳色會更青,斑竹的淚痕也會在雨中更潤澤吧。
返校的大巴上,同學們歪倒在座位上,卻仍興奮討論著白天的見聞。車窗外的洞庭湖漸漸融入夜色,而君山的輪廓已深深印在了我們青春的相冊里。
(岳陽樓區五里中學2305班 許芷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