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4日,是中國生態環保宣傳日,也是第四屆湖南旅游發展大會開幕的日子。全市人民數月的奮力拼搏,這美好的一刻終于到來。這一天下午,何林福應邀到城南茶舍講一堂以岳陽樓為題的歷史文化課,于是他提前來到洞庭南路,獨自走走看看,感受一下這次大會前的氛圍,眼見巴陵廣場主會場裝飾煥然一新,街頭游客流連忘返,突想到市委書記前不久提出這次旅發大會做到“不負期盼,讓組織滿意;不負時代,讓游客滿意;不負人民,讓群眾滿意,交上一份圓滿的答卷”。
這番話在全市工作動員推進會上講,言簡意賅,勝過一派豪言壯語,成為全市上下傾情投入旅游建設的指導方針,也道出了何林福這位老專家多年來的心聲。此刻,他走在岳陽古老的南街石板路上,百感交集,欣慰之至。遙想當年,作為岳陽歷史文化的研究者,他奮筆疾書,著書立說,還提出要建一門岳陽學,每當被稱譽時,總愛說這樣一句,“我不能給岳陽歷史留下遺憾。”現今,湖南旅發大會在岳陽召開,滿街的“大美江湖,天下岳陽”標語,老專家和全體岳陽人一樣為之振奮。
“莫給歷史留下遺憾。”何林福任市委副秘書長分管政研室時,就以此語作為自己內心的向往。無論參與制定岳陽跨世紀發展規劃,還是上報中辦的岳陽文明創建經驗,都以挖掘與開發岳陽本土文化資源為己任。后來任市政府副秘書長,協助市長分管過發改委,更多地參與全市經濟社會發展規劃與實踐,主持了歷史文化名城與旅游開發諸多項目,他以傳承岳陽優秀的歷史文化為己任。
退休后老驥伏櫪,壯心不已,何林福先后擔任市老科協副會長和市文化旅游顧問,繼續為岳陽旅游發展做貢獻。前些年他決心辦一本高規格的旅游雜志,定名為《岳陽旅游》,并擔任主編,現已出版了17期,成為季刊。這本刊物成為岳陽對外宣傳的一張閃亮名片,也成為城市文明創建的代言書。這次他為湖南省旅發大會精心編輯相關內容,使這份刊物成為報道旅發大會前期籌辦與活動訊息的一份特刊。
今年隨著全市迎接旅發大會活動緊鑼密鼓、各項目加快推進,何林福從歷史文化源頭思考岳陽旅游的整體發展,提出岳陽樓歷史文化街區內“七個千年”觀點,即“千年魯肅墓、千年岳陽樓、千年文廟、千年乾明寺、千年慈氏塔、千年呂仙觀、千年圣安寺”,這“七個千年”構成了岳陽歷史文化名城的主干,奠定了岳陽樓歷史文化街區的盛名。他不僅口頭宣傳,還以老科協的名義,向市領導提出岳陽要融合發展這“七個千年”的建議,受到領導和專家們的好評。
有趣的是,在路上行走時,一個帶孩子的女士認出老何,她連忙打招呼,說前不久,與孩子一起聽過老何“南湖夜話”講座,很受教益。素不相識的一面之交,卻街頭偶遇,老少攀談起來,也可謂一段課后佳話。
一路行走,碰巧又遇到了臨湘老鄉李國武,這位老鄉不簡單,是岳陽的企業家。他創建的臨湘醬菜“十三村”,其歷史上溯至三國東吳黃蓋的千年傳說,一句“千軍易得,一醬難求”廣告詞,在岳陽聞名遐邇。他個人也成為岳陽食品行業翹楚,2024年被商務部授予“中華老字號”。兩人在街頭遇見,喜不自禁,李國武一路攀談,陪同老何來到他在洞庭南路新開的“十三村”店門口。
洞庭南路街巷中,當下已有70多家商戶入住,各類店鋪和特色小吃鱗次櫛比,招牌響亮,爭奇斗艷。150多棟歷史與傳統風貌建筑與五光十色的小酒吧、品茶軒、甜點料理等新興業態融為一體。從前最熱鬧的南正街、街貨口、韓家灣似又恢復原樣,在這里令老居民找回了記憶,讓新時代觸摸歷史。看游客扶老攜幼、摩肩接踵,爭相品嘗各種美食,開心快樂,美好的生活如在眼前。
又是一個不期而遇,在洞庭南路文創館,何林福高興地看到自己寫岳陽樓的專著,整整齊齊擺在好幾處書柜書桌上。據導游員介紹,許多家長帶著孩子來看這些旅游方面的書,他們觀看了岳陽樓和洞庭湖,來到這里,購買有價值的文創產品,再翻翻書,看看圖片,更能增長知識,一些外地游客還買上幾本,蓋上打卡圖章,以示到岳陽一游,留作紀念,不虛此行,還可作史料存檔。
接著,順著街巷的人流,何林福來到慈氏塔下城南茶舍內開始講課。這次講課是由“三嘴策岳陽”欄目組主持操辦的,特地選在旅發大會開幕之際舉辦,頗有深意。“三嘴”指原岳陽市文化局局長梅實、原市民宗局長查宜、原岳陽日報記者張崢嶸。“策岳陽”是說三人不定期開設講座,專門講述岳陽的風土人情、時政趣聞,大有香港鳳凰衛視“鏗鏘三人行”的味道。
何林福講課題目是“岳陽樓背后的故事”,他講述岳陽樓歷史上的高光輝煌時期,“始于三國、轉型于唐朝、盛名于北宋、復修于清代、過渡于民國、煥彩于1982年改革開放后”,其間30多次屢毀屢建,生生不息,只因這座名樓,早已注入了中華民族的精神內核,成為岳陽城市文明自始至終的思想高地。這是他第二次參加“三嘴策岳陽”的講座,每次都大受歡迎。
除了當天講課,老何漫步洞庭南路,最重要的是要來看看自己親身參與的巴陵老街展覽陳列館。他還沒進館門,主持設計與施工的上海經易景觀設計院的黃總,突見老何到來,大喜過望,從展廳內一下蹦出來,緊緊握住老何的手,接著陪著老何從樓下到樓上,邊走邊講解,細心介紹各個展廳布置的內容,時不時說些兩人心有靈犀的悄悄話。
這個展館原名洞庭南路館,現改為岳陽樓歷史文化街區館,名稱很長,據聞是省委領導關注下確定的。看得出省委領導對岳陽旅游發展寄予厚望,也將其視作是湖南省歷史文化街區的一個示范經典。以岳陽樓命名,內涵則深化,果然還沒正式開館,就已人頭攢動,參觀者眾,不足300多平方米,卻“螺絲殼里做道場”,精益求精,以小見大,濃縮了岳陽老城區無數個文脈源流。
展覽分為“依水而生、不朽見證、城市記憶、新生之路”四個篇章,以“市井生活老照片,江湖城市新客廳”為題,充分彰顯巴陵古城的縮影、千年古邑的記憶。館舍地處洞庭南路中心路段,當地市民、外地游客聞訊前來觀賞,不看則已,一看就入神入味,許多家長帶孩子前來。展覽運用大量高科技設計,影像逼真,圖文并茂,給人以強烈視覺沖擊,其中“修繕了一批歷史建筑,還原了一方老街古巷,解決了一眾民生難題”三節,照片皆為新舊對比,恰是洞庭南路歷史文化街區古往今來尤其是一年來建設的真實寫照。
“巴陵老街,依水而生,因水而興,以其蜿蜒的軌跡鐫刻千年古城的發展脈絡”。“一街見城,一街載史,巴陵老街的歲月悠長,沉淀在磚石屋檐、青石臺階中,千年學府的鐘聲,直叩八百里洞庭的壯闊波涌,這不僅是一條街的故事,更是一座城市與百姓共生共榮的歷史見證。”展廳內,只見一老者逐字逐句地為孩子念著前言內容,其聲朗朗,其言鑿鑿,令人感受到文字的力量。
前言由何林福精心所撰,后記也是他的神來之筆,“行程萬里,不忘來路”“融古今之韻,看江湖錦繡,展時代風華”“來岳陽,登岳陽樓,看巴陵老街,看的是今朝新氣象,感受的是生生不息的文脈和濃郁綿長的鄉愁,它不止存留于歷史的記憶中,更體現在與時俱進的保護傳承與發展中。”這些文字精當簡約,體現了展館主題,也闡釋了決策者們的初心使命。
有趣的事還在繼續,觀展中老何高興地在一處屏幕中看到了本人的影像,這是前一陣他接受電視臺采訪的畫面。鏡頭中,老何侃侃而談,與主持人邊走邊說,講述呂洞賓的傳說故事,接受采訪現場就在城南路上的呂仙觀。近年他對呂洞賓文化格外上心,多次游說文旅部門與道觀山長啟動對呂仙觀的修繕與擴建,《岳陽旅游》第二期剛剛刊發了他與劉圓誠道長合寫的呂洞賓專題文稿。
何林福近年來,被市委黨校等單位邀請主講“岳陽樓與憂樂精神”,講課結束時,他總是情不自禁地說一句,“我們這一代人,莫給岳陽的歷史留下遺憾。”每次陪客人來看這親身參與撰稿的展館,他都要靜靜地轉一轉,看一看。今年4月19日,岳陽文旅推介會召開,來自粵港澳、長三角、武漢成渝城市群以及長株潭都市圈150多位商會、文旅企業以及相關媒體人齊聚岳陽,簽署合作框架協議,標志著湖南省第四屆旅發大會的籌辦啟動。這些代表來到“一江碧水展陳館”,無不嘖嘖稱贊,強烈感受岳陽在長江經濟帶上的地位與歷史。
心心念念的岳陽江湖史在這一展館中得到展現,何林福為之寬慰,黃總的景觀設計公司也因此在岳陽站穩了腳跟,名聲大顯。這一展館被游客稱譽為“美在洞庭長江岸”。而巴陵老街展覽館則是老何與黃總合作的又一杰作。新華社《瞭望》記者看完這兩個展館后,寫下三句話,“生態底色繪就岳陽詩畫長卷,文旅項目激發千年古城活力,全域提質續寫民生幸福新篇。”老何鼓勵黃總,事要過三,請黃總再為岳陽文旅做一項目,為岳陽歷史文化留下新的豐碑。
下午六點,離旅發大會開幕式僅一個半小時,洞庭南路開始喧鬧起來,節慶效應顯現,人間煙火氣與現代時尚感的巧妙融合。啤酒節、美食街鼓樂齊鳴,商業大廈巨型屏幕閃爍滾動,耀人眼目。一群群古裝人物列隊前行,閃亮登場。老何跟著人群往巴陵廣場方向行進,高興地與友人說,“辦一次會,興一座城,岳陽人沒有辜負老祖宗賜予的得天獨厚。”
這一刻,何林福有一種情感釋放的感覺。他對旅游發展情有獨鐘,談吐間常語出驚人。但他并不是一個因循守舊的老夫子,在不少地方講旅游開發課時,曾提出“三造之說”,即現代旅游開發就是造林(風景林)、造景(亭臺樓閣)、造謠(宣傳造勢),這些觀點有戲說的成分,也道出他在旅游開發上思維的開放,觀念的新異,他認為旅游部門要敢于創新,求發展要走出觀念誤區,根據自身條件,把資源盤活,無須恪守陳規。
這位古稀老者,身影近年有些蹣跚。但講起課來依然聲音洪亮,堅守自己的學術觀點,卻又始終低調謙和。他與人交談時,有幾句口頭禪,“我們這一代人,有承前啟后之責,要努力做繼往開來之事”;“我是一個平凡的人,一輩子沒做什么大事,就是為了傳播岳陽的歷史文化”。他的這些話,意境高遠,又有一種自省自嘆。思想的高度、學者的風度、為人的溫度、謙和的態度在其言行中顯露。
上世紀末,岳陽在全國率先把“城市秀美”寫入跨世紀的戰略目標。許多人不以為然,認為岳陽當務之急是工業強市、商貿富市,“秀美城市”無非就是一個花架子。但何林福不這樣認為,提出岳陽有濃郁的人文資源、最美的生態優勢,發展旅游勢在必行。為此,20多年來,他接連著就《洞庭湖》《君山紀勝》《岳陽樓史話》等著作,在學術上理論上為岳陽旅游發展提供智力支持。在岳陽一年又一年的文旅轉型中,他留下了獨立思考、勤奮耕耘的足跡。回家途中,路過巴陵廣場主會場,激蕩人心的音樂聲響起,他堅信,這場文旅盛會,將全方位向世界展示岳陽生態與人文的魅力,歷史沒有留下遺憾,岳陽人正續寫著政通人和的新《岳陽樓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