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媒體記者 唐忠明 通訊員 許林媛
粉筆春秋廿八載,講臺方寸育人心。她,張曉麗老師,一位扎根初中語文教學一線近三十年的“躬耕者”。從初出茅廬的自學勵志者,到區(qū)級骨干教師;從十年班主任的傾情付出,到十年畢業(yè)班教學的累累碩果;從主動奔赴農村學校的“教育逆行者”,到薪火相傳、悉心指導青年教師的“藍方引路人”……張曉麗老師用近三十年的時光,詮釋了何為“師者如光,微以致遠”。她不僅是在教授語文知識,更是在一片片文化沃土上,以文化人,以心育心,默默點亮著學子的心燈,溫暖著教育同行的征途。
深耕厚植:以初心繪就教育底色
1997年夏,從岳陽師專畢業(yè)的張曉麗老師踏上原經濟技術開發(fā)區(qū)北港小學的講臺,面對這所大山里的薄弱學校,她未曾猶疑。一本教案、一盒粉筆,便是全部行囊。而后調入通海路中學,從此根植于此。
“教育是心靈對心靈的喚醒?!睆垥喳惱蠋煶R源俗悦?。她視“為黨育人、為國育才”為神圣使命,以“四有好老師”為標桿,更以“大先生”的境界自我砥礪。從教二十八年,無論是十年擔任班主任,在瑣碎繁雜中守護學生成長;還是肩負備課組長職責三載,引領團隊鉆研教學;無論是遠赴西塘中學參加“城鄉(xiāng)一體化”活動,將優(yōu)質教育資源播撒向更需要的地方;還是擔任“青藍工程”導師,悉心指導青年教師郭英等人,張老師總是認真負責,精益求精,銳意創(chuàng)新。同事們評價她:“張老師對工作從不挑肥揀瘦,本分教書,本色做人,是學校語文教學當之無愧的中堅力量?!币恢币詠?,她的腳步始終堅定,她的身影總出現(xiàn)在最需要的地方,她始終以赤誠之心,將教育理想熔鑄于平凡崗位。
匠心筑夢:用詩意點亮語文星河
走進張曉麗老師的課堂,便如踏入一片詩意的原野。她深知語文是“工具性、人文性、審美性”的高度融合,二十余年如一日,打造出“設計美、語言美、內涵美”的詩意課堂。
她打破傳統(tǒng)線性流程,創(chuàng)新采用“情境鏈+任務群”模式,以跨媒介設計極大提升了學生參與度。此外,她在教學中善用語言藝術。建立“三維語言修煉體系”,在課堂上浸潤語言美學,挖掘課堂文化內涵。因其課堂教學扎實而靈動,質樸而激情,被教科院領導贊為“放心的課堂”,她亦因教學質量優(yōu)秀多次被評為校級教學質量“先進個人”。
以愛化育:用心靈喚醒心靈
從事班主任工作十年,張曉麗老師始終相信:“沒有愛,教育便是無源之水?!?011年接手九年級重組班52班,37名男生中近半數(shù)同學因多種原因導致習慣不良,叛逆敏感,自暴自棄,成績落后。面對這個“燙手山芋”,她沒有退縮。一次次家訪(全年逾20次),一場場深夜長談,她以耐心為刃,劈開頑石。
她借語文課堂滲透德育:從范文中提煉閃光思想,在班會中講述勵志故事;借傳統(tǒng)節(jié)日組織“養(yǎng)老院義工”“瞻仰烈士陵園”等活動,讓學生于躬身實踐中懂得感恩。在她的愛心關懷中,不懈努力下,很多孩子開始收斂鋒芒,正確審視自己,悄然發(fā)生著變化,班風學風有了極大改善,學生成績進步明顯。
回望五十一載人生路,二十八年從教路,張曉麗老師始終秉持著對教師職業(yè)的深沉的愛,步履鏗鏘。即便獲得諸多榮譽,她也常言:“教育者當以墨潤心田,以愛燃燈火。孩子眼里的光,才是最高的獎賞?!?/p>
二十八載春風化雨,她以書卷為犁,開墾無數(shù)心靈荒原;半世紀歲月如歌,她用堅守為火,點燃萬千理想征途,匯聚成民族文明薪火相傳的璀璨星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