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鎮敬老院托起幸福“夕陽紅”
平江探索縣域養老事業高質量發展新路徑
岳陽日報6月25日訊(全媒體記者 張小弓 通訊員 唐送文 易奇峰)“環境好、飯菜香,護理員跟自家孩子一樣貼心!”6月25日,在平江縣安定鎮敬老院的活動室,年過七旬的田大爺和幾位老伙計彈唱著,爽朗的笑聲不斷傳出。這份踏實的幸福感,源于平江縣近期打出的一套敬老院管理提升“組合拳”,讓全縣鄉鎮敬老院煥發新顏,成為區域養老服務的“幸福樞紐”。
針對部分敬老院服務水平提升難、資源閑置問題,平江縣委、縣政府主要領導親自部署推動。縣民政局牽頭,科學規劃布局,對位置佳、條件好的敬老院進行重點扶持,改造升級為鄉鎮綜合養老服務中心,面向社會開放。為盤活資源,敬老院每接收一位跨鄉鎮特殊困難老人,縣財政給予每年1000元補助,讓優質養老服務惠及更多家庭。
提升服務,人才是關鍵。該縣嚴格選配敬老院院長,從鄉鎮優秀事業干部中選拔,年齡不超50歲。同時組建專業團隊,每院配備2名持證消防員24小時值守;護理員公開選聘、定期培訓,持證率達100%。為穩定隊伍,政府加大投入,對考取技能等級證的一線護理員獎勵2000元,中級消防員補貼1000元,每月另發100至300元專技津貼,有效激發了服務熱情。
筑牢安全底線,提升幸福指數。全縣敬老院消防設施全面升級,持證值守與每年至少兩次應急演練成為常態。后廚實施“明廚亮灶”,食材從采購到留樣全程可溯,財務收支“陽光化”,每季度公開賬目。老人們的居住環境完成適老化改造,文娛活動周周有,營養食譜頓頓新。政府還鼓勵爭創星級養老院,對獲評三星級及以上者,每年最高給予10萬元獎補用于服務提升。
“敬老院的事就是民生大事,必須全縣一盤棋。”縣民政局黨組書記、局長羅今昔說,在縣委、縣政府統籌下,衛健、人社、財政等多部門協同發力,推動醫養結合、暢通就醫通道、組織護理培訓、保障補貼直達,構建起覆蓋設施、人員、醫療、監管的堅實保障網,推動了鄉鎮敬老院從“保基本”向“優服務”邁進。
如今,25座升級改造后的平江鄉鎮敬老院,正托起“老有頤養”的民生承諾,讓入住老人安享晚年,子女在外安心奮斗。促進縣域養老事業高質量發展,平江還在不斷探索新路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