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陽日報6月30日訊(通訊員 李淑琴 劉珍鳳)風雨兼程,使命在肩。6月29日,岳陽市岳陽樓區康王鄉長石橋村與黃茆山村迎來了一群特殊的“播種者”。岳陽市岳陽樓區青年志愿者協會聯合湖南理工學院馬克思主義學院春行志愿服務團隊深入鄉村一線,以“紅土育新篇”為主題,攜手康王鄉兒童,在紅色故事中追溯信仰之源,于青山綠水中體悟生態之責,以一場沉浸式研學為鄉村文化振興注入青春動能。
活動序幕在長石橋村村民委員會拉開。志愿者們與當地兒童開展紅色訪談,深入調研紅色教育在本土的普及度及兒童興趣度。隨后,志愿者講師帶來一場“岳陽家書傳,紅色初心燃”紅色主題宣講,帶領小朋友們走近陳毅安烈士光輝的革命生涯,深度解讀其矢志不渝的理想信念、昂揚樂觀的革命品格以及“舍小家、為大家”的赤誠家國情懷,讓厚重的紅色基因悄然浸潤童心。在《沒有共產黨就沒有新中國》的激昂旋律中,“擊鼓傳花”互動游戲將現場氛圍推向高潮。音樂驟停時,“中獎”的小朋友們紛紛走上臺前,或念誦繞口令,或在黑板上畫出小紅旗,在這一刻革命精神化作了童真童趣的活潑表達。隨著《小美滿》的歌聲響起,一雙雙小手在空中揮動成浪,本場紅色宣講活動在暖意融融的氛圍中圓滿畫上句點。
實踐環節,巴陵“薪”聲——岳陽紅色基因實踐團深入田間地頭,用“走訪+問卷+訪談”三重密鑰,解鎖長石橋村“紅治融合”的創新基因??低踵l團委書記劉俊感嘆:“這里的青年用紅色文化激活基層治理,讓老故事煥發新能量!”實踐課堂隨后轉向黃茆山生態文明實踐教育基地。這里,“四·三慘案”遺留的斑駁農具與口耳相傳的歷史故事,無聲訴說著革命先輩以血肉之軀守護家園的錚錚誓言。志愿者們踏上生態休閑步道,在專業講解中了解黃茆山生態修復的艱辛歷程,領悟“黨建紅”引領守護“生態綠”的深刻內涵。行程尾聲,全體志愿者懷著無比崇敬的心情步入“四·三”慘案烈士陵園,默然肅立,聆聽英烈故事,向為國捐軀的革命先輩們表達了最深切的緬懷與最崇高的敬意。
夕陽為康王鄉的層巒疊翠鍍上金邊。孩子們離別時的高舉雙手,青年背包中墨跡未干的調研筆記,與山間簌簌作響的婆娑枝葉,共同繪就了新時代鄉村振興的希望圖景。這場跨越時空的“紅土對話”,必將在青春力量的接續奮斗中,于鄉村振興的廣袤大地上,孕育出更為豐碩的文明與進步之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