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央廣網消息,日前,岳陽開放大學與岳陽市燒烤協會簽署戰略合作協議,共建全國首個“岳陽燒烤研究院”和“岳陽燒烤產業學院”。此消息一出,很多網友坐不住了,有質疑“大學研究燒烤太‘掉價’”“職業中專學燒烤不如街頭拜師”,但也有網友認為這是“學術向實用性轉型的創新探索”,究竟這事如何看呢?
我們評判一個新事物,一定不能僅憑主觀印象,而是要基于事實。其實,早在多年前,湖北潛江成立了小龍蝦學院,柳州成立了螺螄粉學院,陜西也建立了葡萄酒學院等等,這些基于當地特色產業成立的專業人才學院,現在都成了香餑餑,不僅給當地產業帶來變革,帶動當地百姓致富,還讓特色人才走到全國各地,讓特色人才供不應求。
岳陽燒烤年產值超20億元,帶動5萬從業人員,但全市2000多家門店面臨標準化不足等瓶頸。回應質疑最好的方法,就是把好事辦好,讓關心此事的網友得到一個滿意的答案。岳陽燒烤學院三年千名“新匠人”的培養計劃,實則是給了一批年輕人新的選擇,鋪就一條蘸著辣醬的星光大道。職業從來都沒有高低之分,任何行業或者領域,要想跳出世俗的評判,就需要一股鉆研精神。流于表面,看到的燒烤就是一頓串,深入研究,可能就是一個地方的產業和人才的“雙向奔赴”。
早在今年5月,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發布公示擬新增17個新職業,42個工種。其中,就有“燒烤料理師”。當技術工人收入體面、社會尊重,職教自然會成為主動選擇。尤其是當下,就業是頭等大事,如果只是礙于面子卻餓著肚子,這樣為難自己的選擇怕是不會長久。正如岳陽市燒烤行業協會會長孟引帥所言,岳陽燒烤歷史悠久,但面臨沒有行業標準、人才斷層、管理粗放等問題。市場有所需,相關部門有所應,合力推動問題解決,從何實現產業升級,讓產業形成區域品牌,從而產生多樣化的復合型價值。
燒烤好吃與否,取決于師傅、取決于火候、取決于食材、取決于調料等等,燒烤本身是一個技術活,燒烤產業卻是一個系統概念,提前謀劃,因需所建,大家能吃到更好的燒烤,樂見岳陽燒烤產業更加專業化體系化,帶動更多年輕人就業和致富,支持一下也挺好。